當動植物相關學科實力雄厚的華南農業大學遇上擁有一流野生動物園的廣東長隆集團(下稱“長隆集團”),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開設“長隆班”、聯合開展多項科研項目……華農和長隆的合作,遠不止這么簡單。根據雙方2021年11月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長隆集團在合作期間向華農資助總計1000萬元,雙方圍繞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
2021年11月,華農與長隆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長隆班: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
2023年2月28日,華南農業大學2022級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長隆班”舉行開班儀式。我校副校長鄧詣群,長隆集團副總裁兼首席動植物官董貴信、副總裁兼人力資源總經理張齊等出席儀式。
“‘長隆班’的開設,是我校與長隆集團全面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鄧詣群表示,華南農業大學擁有110余年的辦學歷史,實力雄厚,希望校企雙方以此次共建“長隆班”為契機,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生物安全、種質資源保護做出更大貢獻。
“在野生動物保護事業道路上,長隆人有太多‘干一輩子、愛一輩子’的長隆故事。”董貴信介紹,長隆集團長期致力于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科學研究,實現了“野生動物資源庫+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的全新發展模式,目前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希望“長隆班”學子夯實專業能力,為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貢獻力量。
據悉,“長隆班”由華農與長隆集團相關專家在教育部相關專業建設標準基礎上,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采用“學校課程學習+企業課程學習+企業實習”的“3+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3學年,在長隆進行教學實訓半學年、生產實踐半學年,并結合實踐完成畢業論文;實行 “雙班主任制”,即學校與企業各指定1人為班主任,學校重點負責學校學習期間的管理,企業班主任主要負責學生在企業教學實訓和生產實踐期間的管理工作;采取“導師制”,即每1-5名學生配1名導師,導師從學校專業老師和企業相關管理人員中選拔,負責學生日常學習指導、職業規劃、畢業論文指導等;設置“長隆獎學金”,獎勵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學生,“長隆獎學金”評選條例按《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本科生獎學金評選條例》執行。
開班儀式參會人員合影
“‘長隆班’的開設,為學院野生動物保護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優渥資源。”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黨委書記張展基表示,學院將借此合作契機,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新模式。
“長隆班”班主任、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主任佟富春副教授談到,自己將堅持立德樹人初心,用心用情陪伴“長隆班”學子,幫助同學們掌握行業真本領,為國家的野生動物管理和自然保護地建設事業而不懈努力。
“每每看到動物簡單原始的眼神,我的心總是會變得柔軟。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揮灑青春,就是我夢想的樣子。身為‘長隆班’的一份子,我倍感自豪!”2022級“長隆班”學子劉旭奇表示,將積極進取,踏實奮進,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蓬勃新力量。
據介紹,我校與長隆集團計劃在共建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基礎上,經過3年努力,建設野生動植物實驗室和標本室,并將其打造成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教學質量優良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此外,除了開設“長隆班”,華農海洋學院在2021年已與廣東珠海長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實習基地。
科研合作:保護野生動物,我們是專業的
給考拉針灸?研發長頸鹿奶粉?一大批可愛又嚴肅的科研項目正在路上!3月2日,華農聯合廣東省長隆慈善基金會共同設立的第一批野生動物保育技術項目進展匯報會暨第二批項目申報宣講會在學校舉行。
會議現場
通過對考拉腸道菌落群生物結構和免疫反應因素的研究,結合傳統中醫針灸,可以改善考拉跛行癥狀?參苓白術散,對獵豹生育又有怎樣的作用?面對長頸鹿母鹿母乳不足的難題,用斑馬奶粉飼養長頸鹿幼崽?……會上,來自各學院的專家教授們對各自負責項目進行了精彩匯報,展示了多領域創新性研究成果,讓人耳目一新。
據了解,第一批野生動物保育技術項目于2022年3月設立,平均20萬元/項,項目實施周期為2年,內容涵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技術、生長發育與行為認知研究、營養代謝與飼料配制技術,珍稀動物繁育與遺傳技術等多個方面。
根據此前達成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還將圍繞共同打造世界珍稀野生動植物種質保護、教育與科學研究的大型資源庫,聯合開展“卡脖子”科技創新研究,合作共建本科專業和學生實習基地,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合作開展人才培訓和科技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華農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動物遺傳與繁育、動物疾病防控等領域與長隆集團聯合開展科技創新研究,并聚焦企業、行業需求,與長隆集團共同開展本科專業建設、研究生聯合培養和人才培訓,為企業及行業輸送更多高層次人才。
文圖/曾子焉 新禾融媒體工作室 部分文圖由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