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至15日,由我校主辦,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秘書處、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承辦的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2022年度工作總結會在云南省保山市召開。我校副校長咸春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種業處二級調研員陳坤朝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黨委書記羅心平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來自廣東、廣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重慶、貴州等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關單位的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32個團隊匯報了2022年主要工作進展和2023年工作計劃。我校園藝學院院長、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首席專家胡桂兵教授部署了2023年攻關聯合體的工作重點,介紹了荔枝新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相關事項,并對荔枝新品種高效開發模式和機制進行了深入討論。
我國是荔枝的原產地,也是世界第一荔枝生產大國。荔枝已經成為華南地區帶動農民增收的主要農業支柱產業之一,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特色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18〕12 號)要求,廣東省牽頭負責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工作。我校胡桂兵教授擔任首席專家,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研究員擔任顧問。經過近5年攻關實踐,荔枝良種攻關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精準評價種質資源,創新品種改良方法,培育了一大批符合產業需求的優質新品種;搭建技術共享平臺,加快新品種選育進程,加強良種推廣力度;加強育種人才的培養與信息交流,探索荔枝科研成果共享與收益分配機制。
會后,與會代表前往云南省保山市潞江鎮,對荔枝聯合攻關保山荔枝新品種區試基地、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種質資源圃、荔枝高接換種示范基地和大紅袍荔枝古樹林進行了參觀考察。
文圖/園藝學院 趙杰堂